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安徽合肥乡村振兴擘蓝图

作者:王龙华
2019-04-26
农业新闻

  春耕大幕拉开以来,安徽省合肥广袤的田野中,随处可见农民们劳作的身影。

  在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谷雨过后,驱车沿着乡村道路行驶,沿途水田中有众多农民在挥着锄头埋种莲藕。

  “一斤能卖2块多钱,一亩赚个5000~6000元没问题。趁着现在雨水还不多,赶紧种下去。除了帮大户种植外,我们自己也种几亩。”赵桥村村民徐从俊边忙边说。

  由于效益不错,还能减少传统种植面源污染,近年来丰乐镇鼓励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广泛种植莲藕。“目前全镇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除了卖藕,我们还注重开展深加工,开发荷叶茶、藕粉等关联产品。”丰乐镇宣传委员孔玲玲介绍。

  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风光,丰乐镇还通过举办荷花节等节庆活动来发展乡村旅游。如今,莲藕产业已经成为丰乐镇一大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牛鼻子”,产业兴则百业旺。

  长丰的草莓、巢湖的番茄、庐江的稻虾、肥东的杭椒……近年来,合肥市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持续打造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地理标识产品和农业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乡村振兴有了底气与硬气。

  2018年,合肥市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全年粮食产量302万吨;全市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188万亩,产量超过300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22.9万吨,渔业总产值189亿元。“合肥市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90项,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区)41个,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近1.5万个,‘三品一标’总数达到992个,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市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合肥市实现粮油、畜禽、乳制品、水产品、饲料、蔬菜水果等6个规模化集群式发展产业。以市级为基础、省级为骨干、国家级为引领的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已经形成。“全市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36家,在全国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51家。”该负责人介绍,全市7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签订了原料生产订单。

  合肥市围绕农业产业布局,创建各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9个,乡村旅游火爆。“2018年全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数量3400万人次,经营收入34.5亿元。全年农业农事节庆活动突破100场,带动农户3.8万人,销售农产品收入8.7亿元。”据介绍,全市农耕劳动正向休闲活动转变,农产品正从外销向就地销售转变,农民增收增添新动力。

  “三产”深度融合,合肥农业芝麻开花节节高。

  全域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最美四月天,站在庐江县柯坦镇分水村虎洼水库大坝上环视,360度无死角的美景让人陶醉:大坝之内,一湖碧水倒映群山,波光荡漾,明艳动人;大坝之外,三三两两农家院落错落分布,屋后房前,绿茶繁花相映。

  “都说这里山好、水好,没想到居家环境也好,一圈转下来,感觉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跟过去的农村完全不一样,像画里一样。”望着满目秀色,报团参加庐江第十一届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活动的市民蔡畅感叹不已,直言不虚此行。

  分水村地处大别山余脉,境内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湖光山色,清新怡人。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青山秀水中,过去大家不太注重环境卫生,设施也跟不上,村容村貌比较脏乱。2017年,分水中心村纳入了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相继开展了垃圾处理、道路畅通、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等工作,配套了公共服务设施,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500多万元,村子大变样。”分水村党总支书记倪申林介绍,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绿化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等,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如今的分水村山水人文和谐共生,成了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农业发展与环保事业重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做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但是从环境治理方面来看,人民群众都有失环保的自觉性。只要做到更好地宜业宜商,把农业生产为主,环境治理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合作,就会在以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的目光。。

  在合肥广袤的乡村,焕发新颜、生态宜居的村庄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近年来,合肥市按照标准有高有低的要求,梯次推动‘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中心村—规划保留村—近期不撤并村’全域谋划、全域整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全市目前建成省级、市级美丽中心村348个,在建192个。纳入省级、市级建设的中心村围绕各自侧重点,形成了美丽乡村“标准版”和“基本版”,引领全市乡村建设。

  对于数量众多的自然村,合肥市同步开展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提升行动,补齐农村厕所、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三大短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