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宣城脱贫攻坚工作亮点扫描

作者:王夕华
2019-02-11
农业新闻

  新年伊始,放眼望去,田间道路水渠纵横,各个扶贫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村办企业机器轰鸣产销两旺……时下,在宣城市的山川田野里、扶贫车间中、蔬菜大棚下,新一年的脱贫攻坚征程又悄然开启。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8年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88747人,10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咬定目标 精准筑牢责任体系

  近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实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及时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坚持以上率下,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掀起全市四级书记遍访热潮。

  高位推动,层层立标杆,让宣城市协同发力,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氛围迅速形成。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成败也在精准。

  如何精准识别出“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宣城市在工作中坚持实打实地摸家底,面对面地查原因。

  “最近身体好些了吗?扶贫效益怎么样?”1月初,在宣州区溪口镇东溪村,扶贫队长何安宁已经不记得这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几百次走访了。“为了更好更确切地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我们坚持做到户户见面、面对面交谈,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中,进一步与贫困户‘认好亲、结好对’。对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资源、发展意愿再次进行了详细摸查。”

  像何安宁这样,去年宣城市上下对所有扶贫对象的数据重新进行采集录入,对村、户档案资料进行进一步完善,坚持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明显识别不准的贫困人口坚决予以清退。

  眼下,离春节还有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泾县云岭镇贫困村民王来保正在开心地准备年货。他说:“以前因为一个‘穷’字,过年缩手缩脚,十分寒酸。但是今年在扶贫项目的带动下,全家终于能过上舒心的幸福年。”

  原来,2017年底,当地的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扶贫直通车基地,与附近的5个贫困村对接,建立了莲子、糯米、中药材等生产基地,为162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为59名贫困户提供了包装工、司炉员等岗位,平均每位贫困村民年增收近万元。

  “云岭镇星火扶贫项目带动村民脱贫的案例是宣城市遵循市场规律和本地实际,精心谋划产业项目的一个缩影。精准扶贫项目带动村民脱贫,在全市已形成燎原之势。”市扶贫办向记者介绍,2018年全市共谋划扶贫项目2890个,总投资5.5亿元。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就要派最能打仗的人去。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宣城市对全市10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的109支扶贫工作队和303名干部做出了精准的动态调整。对因病不能正常驻村工作、履职不到位等情况的选派帮扶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全年共调整改派23人。

  巧用“加”法 着力提升扶贫成效

  全市累计发展到村产业项目734个,村均6.7个;发展到户产业项目104639个,户均2.6个。

  全市投入资金2.407亿元用于农业产业扶贫,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17个,98个贫困村、16250户贫困户达到农业产业发展标准,完成率均达到100%。

  全市1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全部完工,109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实现100%全覆盖。2个基地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园区,1家合作社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

  “这是去年宣城市产业扶贫交出靓丽成绩单!”市扶贫办介绍,近年来,宣城市巧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法,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走进绩溪登源河境内,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花菇升柄展伞。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永正正教授贫困村民们采菇、储菇、售菇。

  胡永正向记者介绍,自该县启动食用菌种植精准扶贫项目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扶贫资金支持,建立了5个扶贫种植基地,采用集中种植模式,组织贫困户集中培训技术和参加生产管理,带动贫困户种植香菇。同时,引导有闯劲、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自主种植管理和销售,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并与这些贫困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销售不畅时,合作社以每公斤6元的保护价收购香菇放进冷库贮藏,确保分散农户香菇及时卖出。

  “‘合作社+村民’的‘加法’,已带动近70名贫困户实现增收,平均每户每年固定增收至少3500元。”胡永正说。

  在龙头引领上做“加法”,在示范带动上做“加法”,在延伸技术服务上做“加法”,目前通过一连串的“加法”,宣城市产业扶贫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去年,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从省里接连传来,宣州区青虾养殖产业扶贫基地、泾县浙溪村烟叶产业扶贫基地入选全省2017年产业扶贫十大园区,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2017年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

  善做“减”法 助推空壳村“脱壳”

  在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位于水阳江畔,属专业渔民村,曾是典型的无土地、无水面、无山林的“三无”空壳村,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财政奖补资金。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空壳村”,山河村竟通过“三变”改革,实现“无中生有”,成为全市第一个实施资产收益分红的贫困村。2018年8月,全村124户328位村民从项目收益款中共分取红利171734.6元,其中贫困户最高分取红利3213.6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陈五顺介绍,脱贫工作中,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发展产业为支撑,目的就是摘掉集体经济空白村的这个帽子。2016年12月25日,山河村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当年便“借地”完成了生态青虾养殖基地改造并对外拍租,年租金收入10万元。2017年以来又通过土地流转,在养贤宝圩新建了标准化青虾养殖池并对外拍租,同时还建设了光伏发电站项目,村集体收益逐年增长。2017年9月30日,山河村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贫困村出列第三方评估组验收。2018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30万元。

  “消灭村集体经济空白,‘减’掉空壳村数量,是脱贫攻坚的另一重点。”宣城市扶贫办表示,工作中宣城市还注重坚持市场导向,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努力淘汰减少贫困村内的传统低效产业;开展产业项目风险评估预警,加大农产品市场周期预测,降低产业扶贫潜在风险。其中,宣州区作为全省农保扩大试点县,积极探索“基本险+大灾险+商业险”三级保障体系和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模式,全面降低农业产业扶贫风险,让贫困村民投入生产更放心。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不少贫困村民反映医疗负担重的问题,旌德县率先在全国启动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项目,探索健康扶贫新路子,着力减轻贫困村民看病难等负担。

  走进旌德县蔡家桥镇庆丰村卫生室,一台宽、高约30厘米,有触摸屏、摄像头,可远程操控视频摄像和通话的机器人十分显眼。机器人里存储着居民健康档案,点开一个用户,就会出现智能监测、基本诊疗、签约服务等多个菜单,其中基本诊疗菜单下又包含中医诊疗、西医诊疗、远程视频和双向转诊四项子功能菜单。工作人员江繁荣说:“它就相当于一个全科医生,啥都懂,通过这个机器人,贫困村民可以直接在家门口看上县里的专家,方便省心。”

  截至目前,该县已先后在8个贫困村投放了助手机器人进行试点,实现中西医诊疗服务737人次。

  妙用“乘”法 攻坚步伐全面加快

  如果说“加法”“减法”,让宣城市脱贫攻坚脚步更快,力度更大。那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脱贫,光有“加”“减”还远远不够,必须还要做“乘法”。

  这个“乘法”怎么做?市扶贫办介绍,聚集一切优质要素,聚合一切力量,凝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力量,啃下“硬骨头”,拔掉“穷根子”。

  推进就业脱贫一批。2018年,宣城市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就业脱贫工作。目前,全市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12952人,其中帮扶后实现就业6508人,贫困劳动者稳定就业率达90%;全市新增帮扶就业536人;新招募就业扶贫基地32个,提供就业岗位903个;新建成就业扶贫驿站21个,提供就业岗位1265个,吸纳贫困劳动者199人;累计参加就业技能脱贫培训441人;累计发放就业扶贫资金95.06万元。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近年来,宣城市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建立了“月点评、季通报”的高标准推进制度,确保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见实效。2018年,宣城市累计向660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资金1206.42万元,全面落实了“雨露计划政策”,推进助学金、助学贷款落实。完成教育扶贫土建类项目116个,建设面积23.2万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1.66亿元。购置教学设备3.18万台、图书2.22万册,投入采购资金2095.1万元。

  发展全域旅游脱贫一批。2018年以来,宣城市旅游部门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旅游脱贫行动,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乡村旅游拳头产品。目前,全市13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共完成游客服务中心14个、旅游停车场33个、旅游公厕35个、旅游点43个、农家乐140个。同时,全市共有28家旅游企业主动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1020人。

  推进社会帮扶脱贫一批。2018年,宣城市组织269家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以建设项目、招工、捐赠等方式帮扶109个贫困村和20个非贫困村,投入项目420个,投入资金3631.8万元。全面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有效搭建帮扶需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爱心人士注册45665人,贫困户注册38806人,资金对接成功率75.68%。扎实开展国家扶贫日“1+10”系列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一线更为广泛直接参与,全市认领扶贫项目98个,认捐金额1050.85万元。

  活用“除”法 肃清不正之风

  为了精准严实地巩固提升宣城市脱贫成果,近年来宣城市活用“除法”,消除工作中出现的不到位现象。

  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树立奖优罚劣的正确导向,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消除基层消极作为、不想干事业的倦怠思想。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管好用好扶贫资金,预防扶贫领域“微犯罪”、“微腐败”现象。推进“四个现场”工作法,加大对各县区的暗访力度。消除工作进度慢现象。

  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去年,宣城市着力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4-6月份,全市自下而上逐级建立问题台账,共查摆问题47983个,目前全部整改到位。同时,结合省年中督查反馈的4大类80个问题,举一反三制定《宣城市脱贫攻坚基层基础提升方案》,对“三精准”、“三落实”和资金使用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排查,共排查问题46949个,目前全部整改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