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北京倡导帮扶对症下药 低收入户当房东

作者:李夕
2018-10-11
农业新闻

  最近,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杨辛庄村郑云志家,黑黢黢的破厢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翻修一新的新厢房,那颜值盖过了正北房。老郑难掩喜悦:“我心里头跟这房一样,敞亮!”

  老郑今年56岁,是杨辛庄村仅有的一户低收入户。妻子常年病着,没有劳动能力,家里有个儿子得上学,老郑平日打打散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前些年,手头儿松快点,盖了几间厢房,可盖完外框儿,就再没富裕钱装修了,灰水泥的墙皮,黄土坷垃的地。

  杨辛庄村紧邻区经济开发区,和大公司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村里不少人当起了房东,把闲置的房屋租给开发区里的打工者。老郑也想学别人出租房子,可有过来看房的,一瞧屋里又黑又脏的,直接抬腿走人。

  和老郑家一样的低收入户,十里堡镇共有29户。全部是因病、因老、因残而致生活困难。怎么能为这样的低收入户对症下药,实施精准帮扶?借着与开发区做邻居的优势,十里堡镇决定帮低收入户当“房东”,帮他们稳定收益。经前期调查,确定了有出租房屋意愿、且有闲置房屋的2户低收入户人家后,开启了“助当房东”第一步,装修房子。装修资金分别为一户3万元。

  “这房子还没装完,就已经有想租房的人盯着了。”老郑笑着说。不光翻修了房子,村里还给老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村里的“设施维护员”,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并把当兵的名额给了老郑的儿子,9月11日那天,老郑的儿子踏上了军旅征程。

  经过一个月的装修,十里堡镇另一个村,程家庄村低收入户张克齐家的厢房也变了大模样。过去几间房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满窗的玻璃没有一块儿是完整的。现在,被村里翻修成了4间可住人的独立房间和一间卫生间。雪白的吊顶,双层塑钢玻璃,马桶、热水器全都齐全。

  说起镇村的帮扶,张克齐的老伴儿、69岁的陈利华潸然泪下。夫妻俩年岁大了,没啥劳动能力,唯一的儿子刚上高二。为了省钱,儿子舍不得住校,每天从二中分校骑上16里地往返学校。夫妻俩生了病轻易不敢拿药,挤出个三五百的给儿子缴学费。

  “现在工程已到了扫尾阶段,等都弄好了,村里帮他们找租户。”杨辛庄村干部说。

  精准帮扶,各有方法。守着满山的红果、栗子、红薯,大城子镇张泉村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创立“张泉达康”特色品牌;守着连绵青山,冯家峪镇农民将小小的蜜蜂变成了他们脱低致富的宝贝,还建起了国内最大的崖壁蜂场;守着几千棵百年栗树,溪翁庄镇尖岩村将全村300多间老房子升级,鼓励村民搞民俗,打造栗子宴……今年以来,密云区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机制,实施四大类19项措施,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6.6%。在全市创新建立为低收入农户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进50个村级医疗养老设施建设,启动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项目,探索科技精准帮扶新路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