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江苏如东县探索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金俊明
2018-08-08
农业新闻

  近日,位于江苏如东县高新区新丰村的范红梅家庭农场正在进行稻田除草以及玉米和青豆地加施有机肥的工作。农场负责人黄华告诉记者,水稻、玉米和青豆都是在原本的蔬菜基地上改种的,规模已经占到农场近三分之二。得益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和全县多元多熟高效种植试点的利好,不仅能够为他解决蔬菜种植中人手不够的问题,玉米、青豆还能衔接蔬菜种植中的各个茬口期,增加效益。

  记者见到黄华的时候,他正在指挥工人对水稻田里的大株杂草进行清理。新丰村的农户历来没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黄华这已经是第二年种植了,并且在去年种植了100亩地的基础上,他今年又新增了60亩地。蔬菜种植利润高,黄华掌握了包括西兰花、野渍菜等农作物在内的这类高收益型蔬菜的种植销售经验,产量高加上销路好,让他成了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能手,也成了众多农场主争相学习的对象。为什么突然“想不开”要种植效益一般的粮食?

  “四五月份在收蔬菜的时候,最后几亩地因为当时正好农忙没有劳力,荒在田里了,损失了1万元左右。”黄华口中的这批蔬菜就是和菜丰堂合作的野渍菜,价格高利润大,但是采摘期耗费人工大,最忙的时候需要五六十个工人,这也成了黄华经营农场的心头病。“相对来说,蔬菜不可能完全机械化,人工投入大,然而现在人力资源稀缺,来农场打工的平均年龄也都在60岁以上。而稻麦种植机械化已经很成熟了,只要舍得投入,全程机械化根本不是问题,不仅节省人工,而且便于管理。”黄华说,所以他渐渐地缩减面积蔬菜,腾出一半地改种稻麦。

  得益于粮食全程机械化的优点,去年黄华种植的水稻每亩地能收获1000多斤,虽然比不上蔬菜的高收益,但也是一笔可观的进账。此外,除了用工难外,通过这几年的经营,黄华还发现了一个将所有土地都进行蔬菜种植的弊端,那就是茬口如何顺利衔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今年初,他又拿出60亩地,参加了省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黄华说,农业经营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追求高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投入和回报的比例,今后他还将不断探索、总结,继续做好示范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