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舟山市“海岛万幢农房激活”行动“焕”活力“见”实效

作者:刘夕东
2021-06-22
农业新闻

近年来,舟山市把“海岛万幢农房激活”行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促进渔农村焕发活力。自2018年,岱山、嵊泗两地开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2019年全市全面推开,近三年全市共盘活闲置农房2200余套。调查显示,全市26个闲置农房重点区域内累计盘活3300余套,共38.8万多平方米,创建完成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示范区4个,促进了海岛产业振兴,集体农民增收,乡村美丽蝶变,乡村治理提升。

  一是政策体系落地,推进工作“看得见”。舟山市先后出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盘活利用管理办法、示范区评定标准、农房改造审批、登记发证、抵押贷款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改革路径和方向,金融机构出台贷款支持政策,探索“整村授信”方式,现已基本解决了50万元以下贷款需求难题。逐步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1+X”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政策体系,强化渔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制度保障。市、县(区)、闲置农房盘活重点乡镇(街道)三级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和推进体系,建立“比学赶超”晾晒机制,定期督查通报,每年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工作落地见成效。

二是搭建供需平台,农房底数“查得清”。按照“农房盘活意愿强、农房集聚效应大、农房盘活成功率高”原则,研究划定可盘活利用的闲置宅基地及农房重点区域26个,委托第三方开展闲置农房调查与产业规划建设,切实摸清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全要素信息,升级改造全市闲置农房信息发布平台2.0版,设置了信息动态、政策法规、项目招商、闲置资源、盘活典型、需求发布、交易服务、农房地图等8个板块。目前共调查统计出闲置农房9100余套,其中已盘活3300余套,未盘活5800余套,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的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基础数据库,形成农房信息“一户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招商推介“走得稳”。因村制宜、因地制宜探索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盘活路径办法,定海干览新建村、普陀虾峙东晓村、岱山岱西涂口村、嵊泗花鸟村等4个村形成了4种不同盘活模式,定海新建村引入“大乐之野”探索大品牌加盟带动整村联片开发模式,同类的还有马岙村引入“联众”打造“村回”民宿,盐仓新螺头村引入“秘境”打造“非岛·秘境”度假屋群;普陀东晓村“一地一策”闲置土地综合利用模式,黄杨尖村探索由平台公司统一运作,实行免租金、按营收提点盘活闲置农房新模式,展茅街道和虾峙镇积极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岱山涂口村利用工商资本、乡贤、农创客等主体打造农房+民宿、轻食馆、文创、电商等新业态盘活模式;花鸟村形成的“一套机制运行、一套规则管理、一个平台营运”三个“一”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海岛民宿的花鸟模式,已在全市推广。通过打造全市闲置农房信息发布平台、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召开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大会、举办招商推荐会等方式持续加大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挖掘推广闲置农房招商项目19个,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累计完成闲置集体资产交易472宗,成交金额超1亿元;全市共引进211名农创客投身乡村振兴,其中近50%从事民宿经营。

四是多元主体激活,拓展业态“落得实”。积极引导多元主体以出租、合营、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投入闲置农房盘活,形成了“社会资本+农户”、“国资+农户+集体”、“农创客+农户”等多元主体投资模式,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发展渔农家乐(民宿)27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营业收入30余亿元。另一方面,扩展“农房+”业态,积极开发“农房+休闲咖吧、农房+海鲜美食、农房+健康运动、农房+渔村电商、农房+文创手作”等多元业态,延伸农房产业链,构建舟山美丽风景带海岛特色产业链,实现村民、村集体和投资者三方共赢,创新活模式,引导农房变景点,闲置房变创作室,空心村变度假村,针对盘活利用条件差的农房,实行宅基地全盘复垦、土地造地项目和改造为渔农产品加工场地等多元发展路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