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博鳌亚洲论坛向全球分享中国减贫方案

作者:何俊
2021-04-20
农业新闻

在疫情冲击下,全球贫困率出现多年来的首次回升。今年2月中国如期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4月1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面向2030年的减贫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国内外与会嘉宾聚焦疫情带来的返贫风险,中国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衔接减贫与乡村振兴上做出的努力,向全球分享中国减贫方案,呼吁加强全球减贫合作。

中国减贫方案获国际认可

“脱贫攻坚使无数人改变了生活,实现了梦想,成就了幸福,使广大脱贫地区赶上发展的步伐,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在论坛上表示。

对于主持人提出的介绍中国减贫经验,王正谱用“有效做法”一词来代替。在他看来,中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最突出位置之一,集中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集中攻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的体现。

王正谱还围绕“发展、精准、内生动力”三个关键词,分享了中国减贫的三个有效方法。一是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贫困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让贫困地区更多与外界沟通。二是精准发力,对贫困群众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三是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加大教育培训。

“中国减贫经验是全世界,尤其是非洲的活样板!”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知名学者、《贫穷的终结》一书作者杰弗里·萨克斯在交流时提出,中国减贫方案在非洲是可复制的。中国的成功表明,消除贫困需要大量投入,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怎么高度评价都不过分。”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介绍,海南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了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4.9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脱贫攻坚成就的缩影。

李军直言,贫困是一种社会病,要千方百计提升个人防贫减贫的“免疫力”,海南正通过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等载体,帮助农民接种知识技能“疫苗”,提升防贫减贫和产业发展能力。

美国前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同样认为,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必须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接受度。美国蓬勃发展的农村社区和优良的教育机构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沃土,美国农民一直站在新技术应用的前沿,从率先种植杂交玉米,改善耕作方式、机械化到最近采用转基因作物,对科学的坚定信任,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全球减贫离不开国际合作

“20年的时间海南已经从边陲小岛变成有能力举办国际盛会的地区,这是中国减贫成就的缩影,我相信中国有着长远目标,这个目标跟联合国2030年长远目标是吻合的。”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称,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不断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这也很受国际社会的重视。

长期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杰弗里·萨克斯称,中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数字发展是乡村发展的重点,这需要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挖掘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形成一揽子计划。他相信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一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为联合国代表,我非常乐意和中国合作。”常启德说,合作的第一个领域是人本身的发展,联合国不愿意让任何一个人落后,这也是与中国当地政策保持一致的。目前全球面临着多重挑战,我们需要在中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会碰到更多经济问题,所以我们要和世界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而且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论坛上提出,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核心职能。亚洲作为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仍然是人类减贫事业的最大贡献者,有许多经验可以分享。新冠疫情暴露出当前农业粮食体系的脆弱性,并凸现出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必要性,转型工作需要采用创新方法和数字技术,促进经济多样化,并投资于卫生、教育、人力、社会保护和基础设施。联合国粮农组织力求发挥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潜力,来推动农业发展并消除贫困,粮农组织“手拉手”行动计划利用尖端技术,通过投资于创新、包容和高产出价值以及人员能力建设来提高农业潜力。

海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实施澜湄项目,帮助东南亚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培训上万名技术人员;通过实施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普惠项目,促进当地民生改善;通过产业投资,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带动就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卫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