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农业新闻

邱县做实做活水文章

作者:李悦
2021-03-14
农业新闻

“以前用河里的水浇地,每亩田60元左右,现在用河渠的水浇地,每亩花不到10元钱,我种的苗木和蔬菜,浇一遍水下来,就能省去3万余元呢!”在河北省邱县石佛寺村种植大户吴东朝的立体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给苗木树下间作物菜苗浇水。

放眼望去,吴东朝的种植基地有600余亩,全部实施了“立体种植”,一排排整齐的丝棉木、北栾、君迁子等树木绿意盎然,树下的菜苗长势旺盛。吴东朝说:“用河渠里的水灌溉水温适宜,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今年林下间作种植的200亩蔬菜已经全部‘订单’出去啦!”

阳春三月,正是小麦返青拔节的时节。在冀南平原的农田里,广大农民群众双脚沾满了湿润的泥土,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仿佛是他们看到了夏粮丰收的场景。据了解,近年来该县坚守“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两个底线,做活做实水文章,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和经济的同步发展。

自去年元旦以来,邱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三网同建”工程,水网连接原有机井的地下管网,方便灌溉,加上河水水量足、水温适宜,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农民浇地成本,又有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据统计,去年全县小麦种植,平均亩增产50-100斤,亩产1100斤左右,最高可达1500斤。

在该县东常屯村生态农业种植油桃大棚内,朵朵桃花在枝头成串地开放,一朵紧挨着一朵,散发出淡淡清香。趁着气温回升,农民兄弟们正忙着给桃树掐尖、打杈。据当地合作社负责人王思海介绍,近年来修建的河渠水量充沛,为农业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有力条件。东常屯村将有利的水资源灌溉条件,作为加快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依托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优化调整种植结构,还大力发展红薯、果蔬生态农业大棚。

当前,全县新增绿色生态农业种植1.5万亩,大力发展起了山药、蜜桃、红薯、文冠果、丝棉木种植等农业特色产业,新增优良高效农业示范区6500亩,主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为落户当地的食品企业提供优质面粉源。同时,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群众分享产业收益,实现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富县强民的发展之路。

作者:霍飞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