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新闻聚合

【潮起海之南】海南昌江:为子孙留下会呼吸的海岸带

作者:陈阳林
2018-04-19
新闻聚合

  本报记者操戈 邓卫哲

  在海南省昌江县昌化镇,有这么一群妇女,26年只做一件事,头顶烈日、肩挑铲挖,在活动沙丘上种下了338万株、1.88万亩的海防林。

  昌江地处海南西部,沿海地域曾是海南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域之一。每年延续8个月的雨季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两倍多。加之海风影响,活动的沙地上人都站不住,更不必说种树。

  “素日里沙地糊不了口,烈日下烫得站不住脚。”为了糊口,村里的男性不得不出海或外出讨生活。昌江县林业部门曾屡次组织专业人员和承包商尝试造林,但均以失败告终。

  “树种不活,老板可以走,可世代住在这里的我们却逃不过风沙之苦。”1992年,原先在此帮承包商种树营生的陶凤交,便结合村里80多名姐妹承包下了这一造林义务。

  狂沙漫天,骄阳似火。多风、流沙、低温、缺水,是形成树苗屡种不活的缘由。陶凤交说:“缺水还好,只需不怕辛劳,多挑几次水就行,就怕微风。”

  成活一亩60块钱的补贴,只够维持生活。没钱买种苗,她们就上树摘木麻黄树籽本人育苗,3层楼高的树,这些女人爬起来比男的还“溜”。由于海边没海水,育苗场只能建在几公里外的村边,每次种树只能一人一根扁担挑着100多斤重的树苗,踩着烫脚的沙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海边。

  种了死,死了再种,3年多没种活一棵树。依照协议种不活便没有补助,一次次的失败,让40多人无法分开。回想起当年种树的辛酸,陶凤交说:“最苦的不是苦和累,也不是挣不到钱,而是忙活了很久,台风一过,第二天看到树苗被埋得找不到影儿时的绝望,本人不晓得哭了多少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海南省林科所专家的协助下,经过重复实验,陶凤交她们探索出先种野菠萝固定流沙再种木麻黄的方法,让本来极低的成活率一下子进步到90%以上。同时配合改进育苗养分袋,经过浸泡幼苗、添加挖坑深度、运用保水剂等方法,本来白茫茫的沙地上开端有了点点翠绿。

  “每个树坑都要挖60厘米,我们就在铁铲把上用红线做个标志。”虽然本钱和休息强度都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加大了,但陶凤交和姐妹们觉得,只需效果好,付出多少都值得。

  看着海边的木麻黄一天天生长起来,陶凤交和姐妹们的干劲都越来越足。“有人笑我们傻,没钱挣还天天干得这么起劲,也有人说一定是拿了政府很多钱。”冷言冷语也无法阻挠她们每天清晨5点出门、太阳落山才回家的步伐。

  直到2010年,昌江县全长63.7公里的海防林全部建成合拢,陶凤交她们的造林义务才告一段落,也完毕了19年每天喝凉水,半夜吃冷饭、睡工棚的生活。陶凤交姐妹们亲手种下的1.88万亩木麻黄,占全县海防林面积的36%。

  如今的陶凤交已由造林转向补种维护。初春的海南阳黑暗媚,走在昌江棋子湾的海边栈道上,陶凤交指着天际止境的海防林骄傲地对记者说:“沿着海边,只需你能看到的树林都是我们种的!”

  2017年,陶凤交和姐妹们还补种了200多亩海防林,往年方案着再补种300亩。只需发现有树木被台风吹断,她们都会及时补种,“有四周的大树挡风,小苗很好成活,等一大片都被破坏后再种就困难了。”

  “虽然我这辈子没给小孩留下钱,但给了他们一片茂密的海防林。有了这片会呼吸的海防林,住在海边的人们就不怕了。”虽然对子女有亏欠,但陶凤交从未懊悔,孩子们也都了解支持她。从小跟着妈妈种树,陶凤交的小儿子也成为一名造林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开展的最大财富,绿水青山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在过来的5年内,正是在陶凤交这些造林人的努力下,海南共种植沿海防护林37.1万亩,为海边村庄构建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责任编辑:梁冰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