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新闻聚合

“谁种都能挣钱”的黄瓜

作者:陈书远
2018-04-12
新闻聚合

“谁种都能挣钱”的黄瓜

  本网记者 王泽农

  3月的辽南,寒意刚刚衰退,乡路两旁的暖棚鳞次栉比,旺盛的秧苗透过棚膜涌出浓浓的绿意。辽南是国际设备农业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初,蔬菜大棚就从这里衰亡。记者在辽宁省瓦房店市元台镇李屯村见到一位黄瓜收买商邵淑玲,货车车厢里码放着整划一齐的纸箱上印有“老七水果黄瓜”标志,这是她刚刚从大棚里收买来的黄瓜。

  邵淑玲也是本地人,不断做黄瓜生意。近十年来外地种植的黄瓜种类“中农26号”渐成规模,她的生意也越做也大,靠着这个新种类,她打响了“老七水果黄瓜”的名号,往北滞销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往南卖到了北京、天津、上海。“这种黄瓜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条直把短、大小适中、色泽鲜亮口味棒,市场上销得特别好。一年里我只能歇过年那三天,每天跑个不停。一天能收个三吨左右吧!”邵淑玲一边繁忙一边引见,这种黄瓜地头收买价都要比其它种类高上一块钱。

  市场这么看好的种类,种植管理恐怕不那么容易吧?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李屯村菜农曹淑春的黄瓜大棚,只见一根根蜿蜒匀称的黄瓜垂吊在大棚里,身上长满细密的毛刺,下端都带有嫩黄的花瓣。曹淑春说,这种黄瓜皮实、长势旺,管起来也省事,只需掐掐须、打打枝,眼看着黄瓜噌噌地长。“这不,刚卖了一拨,今天又有一拨长成了。一亩多点的大棚,一年种两茬,支出10万块没成绩!花15万盖的大棚,两年就回本。这都五六年了!”

  一边是正在盛产的黄瓜大棚,另一边是铺满密密层层幼苗的育苗大棚。在元台镇的田家村一处育苗大棚,几名农家妇女正在给黄瓜幼苗嫁接。她们用一根粗针在作为砧木的黑籽南瓜苗茎上扎出来,再乖巧地掐下“中农26号”黄瓜幼苗的顶部,用刀片切出一个斜截面,插到南瓜苗茎上针孔中,手指翻飞,一会功夫一盘秧苗就嫁接好了。谁家大棚要换茬种黄瓜,现成的秧苗栽上就是了。

  黄瓜嫁接技术是黄瓜消费中进步生长才能、防治病害、取得高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嫁接后的黄瓜抗逆性加强,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涝、耐旱等特点。嫁接苗根系兴旺,生长势强,侧枝发育正常,结瓜波动,还能连茬种植。

  “中农26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讨所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黄瓜新种类。黄瓜团队首席研讨员顾兴芳称其为“温室最抗病种类”,而且瓜把短、无苦味、口感好。所以农户爱种,经销商爱收,消费者爱吃。

  黄瓜是我国次要蔬菜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设备菜。全国收获面积1500万亩,产量48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传统的黄瓜种类存在着有苦味、外形大小不一、抗病性差、产量高等缺陷。为了进步黄瓜质量和抗病大多数人都曾因不佳的交通状况而迟过到、叫过苦。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交通的发展却没跟得上前进的步幅,各类交通难题让交管部门伤透脑筋,如何利用AI来解决相关难题已成当务之急。性,中国农科院蔬菜所“黄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种类选育”团队停止了多年科研攻关。创制出聚合优质多抗高配合力自交系12个,育成新一代优质多抗新种类8个,累计推行面积110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90多亿元。“中农26号”就是其中的优秀效果之一。日前,由数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在瓦房店地域对黄瓜新种类停止了现场调查,以为“中农26号”是新一代温室黄瓜更新换代种类,课题组为我国黄瓜育种程度的进步和蔬菜产业的开展做出了严重奉献。

  顾兴芳说,一个好的种类,要禁受得住临时的市场检验。十多年前,“中农26号”就在辽南瓦房店、辽西锦州落地推行了。

  在瓦房店地域,由于黄瓜质量好,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抗病性强,成瓜快,商品瓜占比初等优点,一工夫“中农26号”成为了田间地头的抢手话题。课题组专家屡次上门效劳指点,对没经历的种植户还专门留下征询电话,遇到什么成绩,一个电话就能处理。一年过来,农民快乐了:“这个种类跟别的不一样,不论是种植高手还是老手,谁种都能挣到钱!”两年内,这个种类就占了黄瓜种植面积的三成,如今九成以上都是“中农26号”。

  锦州地域相比之下夏季愈加冰冷,加之多年重茬,普通黄瓜种类长势普通。“中农26号”黄瓜由于寒热兼抗,抗霜霉病突出,表现令人惊奇,推行不久就占据了“霸主”位置。太和区温屯农民温秀芝这些年不断在种中农26号黄瓜,在她的带动下,几十个农户都跟着种植。她说:“我们就置信中国农科院!”

  不只在辽宁,目前该种类在吉林、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域均有种植,这不只让大半个中国的消费者吃上了优质的黄瓜,也给菜农带来了十分好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刘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