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资讯 > 行情分析

您所了解的金融保险抵御养殖风险靠谱吗?有人算了一份细账

作者:高熙一
2018-02-11
行情分析
  近些年,我国猪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这不仅影响到国民的日常消费和生活,而且给国内生猪业和猪肉产业链带来了巨大冲击。利用金融产品减少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损失、控制生猪行业养殖风险、维持猪肉产业链稳定或将成为一种可参考的方案。 今日养猪
     生猪出栏价格波动大
  
  2006年以来,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利润波动较大、盈亏不稳定,除疾病因素外,猪价格波动是主要因素。近些年,猪价格呈现几乎无规律的来回摆动,按照经济学理论,供给、需求、成本三要素的影响最终都会体现为猪价格的波动。
  
  供给方面 截至2017年11月,正在或即将投入到养猪行业的资本已经突破1000亿,这些资本未来会产生将近700万头的年出栏量。此外,2017年上半年,我国每月平均进口猪肉11万吨,随着中美贸易合作加深,在畜牧产品方面国内对美国也将会开放一定的市场,这其中包含着猪肉的进口,未来,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猪肉进入中国。虽然,由于疾病、行业风险、环保等因素导致了不少中小养殖户纷纷退出养殖行业,但是进出之间没有出现一个匹配的关系。此外,养殖结构的变化、养殖水平提高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国内供给侧一直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需求方面 国内消费市场对猪肉品种和品质的选择发生着变化,从“吃的饱”到“吃的好”也催生了一些品质较高的猪肉品牌。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需求虽在增加,但大多猪肉制品采用成本更低廉的冷冻肉,这使得国内市场更多的依赖于鲜肉的需求。
  
  成本方面 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养殖成本。2017年以来,玉米价一直处于波动较为频繁的状态,维生素A、维生素E 更是在2017年10月31日巴斯夫(BASF)柠檬醛工厂发生火灾之后价格飙升到850元和120元左右,而此直接影响饲料企业预混料的出售价格。于此同时,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泰乐菌素等兽药原料也在大幅度的增长。
  
  众多因素导致未来生猪养殖利润空间仍不可预期,猪价格依然会出现无规律的波动,而此造成的产业风险将会一直持续,养殖企业面临风险时选择风险共担还是风险转移,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考量。
  
  风险共担或转移
  
  风险共担及共同投资是实现利益共享的前提和保证,无论是企业和农户按一定比例承担市场风险模式还是以上市的模式吸纳社会资本,都能使养殖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抵抗风险、创造利润,但这两种方式对养殖企业自身规模和实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企业承担着高昂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在面临行业低谷或利润波动较大时资金流出速度也会加快。
  
  整体来讲,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期下,企业在风险共担模式下依旧承担着较大的风险,特别是高风险的养殖企业,而风险转移或许能很大程度的减小企业面临的破产压力。
  
  类似金融保险、合同协议等是当下可选择的有效的风险转移模式,企业通过订立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抛开国内对金融保险的误解,保险在保护风险上的确存在许多优点,类似人身意外险、车险等通过金融保险来转移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通过保险来转移,因此,也可以通过租赁、互助保证、基金制度等非保险形式进行风险转移。
  
  目前,国内各个行业基本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保险模式,由于生猪养殖行业的极度不稳定特性,目前并没有保险公司能提供一个完善的保险方案。按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要求,保险公司在注册地所在省域以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开业满两年,所以生猪相关保险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完善。目前市面上有生猪养殖意外死亡保险、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品和猪价格指数保险等保险产品,近期,可在手机软件端操作的互联网形式的猪价格指数保险获批,引起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互联网大数据和金融管理整合出现的金融保险或许能成为未来养猪企业风险转移的一种参考模式。
  
  金融案例分析
  
  笔者搜集到北京某财险公司的相关资料,按资料显示,猪价格指数保险是基于某农业数据公司全国20多个事业部采集的数据所构成的数据库,经过金融公司的精算,从而产生的一个相对容易操作和理解的保险产品,不同于传统的保险产品只能在所在省内出售,结合互联网模式之后的猪价格指数保险可以面向全国推广。
  
  财险公司官方资料显示,猪价格指数保险规定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进行投保:
  
  1)符合当地政府环保要求,取得相关部门的养殖许可;
  
  2)养殖生猪品种在当地饲养两年(含)以上;
  
  3)投保时存栏量在200 头(含)以上。
  
  被保险人应在保险期间内持续养殖或委托养殖保险生猪,投保本保险时,投保人必须将被保险人所有符合以上投保条件的生猪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性投保。
  
  保险费(元)=保险金额(元)×基础费率×区域调整系数
  
  按照目前市场猪价波动状况,猪价格指数保险共设置3个价格档位和3个周期档位,具体基础费率如表1:
  
  由于国内不同区域生猪市场的波动性不同,猪价格系数保险规定了不同的区域调整系数,区域调整系数从0.8~1.3不等。同时,制定4、6、12个月的约定理赔周期有望解决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逆选择”及保险周期与饲养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约定理赔周期内生猪平均成交均价=约定理赔周期内发布的生猪成交均价之和/发布次数。
  
  生猪平均成交均价以国家生猪市场发布的生猪市场(交易)各大区成交均价数据为准,所属大区由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根据养殖所在地协商确定。
  
  在约定理赔周期内,平均生猪成交均价低于目标价格则视为发生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
  
  设定 X 为目标价格,具体目标价格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确定,并在保险单中载明。
  
  1)当平均每公斤成交均价高于或等于 X-4 元时,保险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
  
  总赔偿金额=各区间赔偿金额之和
  
  各区间赔偿金额=[区间上限-MAX(平均成交均价,区间下限)]×赔偿标准×100×MIN(约定理赔周期保险数量,实际交易数量)
  
  2)当平均每公斤成交均价低于 X-4 元时,保险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
  
  总赔偿金额=每头保险金额×MIN(约定理赔周期保险数量,实际交易数量)
  
  实际交易数量为平均体重达到 100 kg(含)以上,且在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的网络交易平台成功交易的保险生猪数量,赔偿标准如表2:
  
  注:其他约定和附属条款以其公司保险协议为准
  
  以河南为例,若猪场投保时存栏1000头商品猪,全部投保,投保周期为4个月,则需要花费的保费金额如表3:
  
  若猪场商定投保猪价为14元/kg,周期为4个月,在保期内全部出现保险事故,且符合赔付标准,则可获得赔付金额如表4:
  
  注:实际投保价格以保险公司提供为准
  
  由表3、4可知,选择报价14元/kg、4个月周期的保险,在猪价跌到13.4元/kg以下时,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可以抵消保险费用,并弥补公司部分损失。
  
  若养殖场养殖成本为12元/kg,按出栏体重110kg计算,若猪价在保险期间跌破10元/kg,则养殖场损失22万元。若选择330元档的保险产品,最低保14元/kg的情况下,可获得33万元赔付,除去保险费用,合计可获得近30万经济赔偿。
  
  市场反馈与意见
  
  从经济角度分析,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并不是一种投资手段,保险更多的是提供给企业或个人在面临最差的境况时,有继续或持续生产的机会。对养猪业来讲,可减少整个养猪业内走向破产的企业数量,能相对稳定全行业的生猪出栏数量,从而一定程度的保证市场供给平衡、平滑市场波动。
  
  但短周期、高投入的保险金额,也让不少养殖户有所顾虑,新津县永商镇某家庭农场主表示,“行情好、养猪能赚钱的时候不是问题,但若遇上熊市,本来现金流就吃紧,哪还有钱买保险?”
  
  河南平顶山某养殖场老板也有自己的看法,“保价越高、周期越短,分到每头猪身上的成本就越高。另外,近期猪价很少有超过1元/kg波动,这也使得投资保险更像是增加成本。所以,我感觉专业做育肥的养殖企业可能更适合购买相关保险来提高抗风险能力。”
  
  目前,由于部分省份对猪价格指数保险的补贴比例和财政资金投入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建议将猪价格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降低养殖企业投保成本,增加保险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此外,相关政府机构应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数据反馈和积累不断升级和完善保险策略,同时鼓励保险公司设立公开的数据分析机构,引导养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养殖行业整体的稳定性。
  
  此次,猪价格指数保险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移动端设备投保、理赔全流程线上操作,增加产品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这在农业保险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为未来更多的金融产品和农业结合提供一个可参考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