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快讯 > 农业快讯

“威”观察| 生猪期货是怎样炼成的——企业篇

作者:马书
2021-03-18
农业快讯

我国生猪期货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上市交易。生猪期货的研发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本想借上市仪式好好庆祝一番的养猪人,恰遇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冬季防控新阶段,只能做“云”上的“鸟瞰”。七千个日出日落,无数次价涨价跌。非瘟、新冠双疫情防控常态下,生猪期货的到来对企业家们来说犹如春雨。今天,是期货人动容的日子,也是企业界期待的日子。开题之初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奔走呼吁,研发过程中如果没有大小企业的鼎力相助,生猪期货研发之路可能还要更长。“中国生猪期货”的这份创新,是产业链共同奋斗的成果。

我们在湖南株洲见到了陶一山。陶一山并不是期货人,但他是助推生猪期货研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的重要人物。作为唐人神集团创始人,他1985年创业,1988年推出“骆驼牌”饲料。此人钟情“骆驼精神”,致力于以养殖产业服务农民增收。2003年,他的人生有两件与生猪期货相关的大事,一是他成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是他成为时任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的陈晓红院士的管理学博士生。2004年,他的人生就出现了两个巅峰,一是国内首个生猪期货研究博士论文开题,二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联合温氏等养殖企业提交了首份关于“推出生猪期货,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在三十二年的生猪产业链建设过程中,他前十六年做技术,后十六年做产业。做得筚路蓝缕,也做得阳光灿烂。到今天,在很多人还对生猪期货一知半解的时候,陶一山已经怀揣着当年“我国生猪现货及期货市场研究”的初心,把唐人神集团做成上市公司中的翘楚。2018年的“非瘟”疫情也抗过来了。因为唐人神一直在按照现代化企业标准管理产业链,开发产品链。

参与生猪期货研发,给陶一山带来的是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市场发展方向。当时在“两会”上提交的建议得到的回复是:“目前推出生猪期货条件不成熟”。这表明,产业发展与期货市场发展都还不到时候。2006年,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全票通过,说明他的产业发展思路是正确的。当年,中国证监会期货处在唐人神总部组织召开了“中国生猪期货研究启动座谈会”。他认识到,作为“春江鸭”的养殖企业,解决生猪卖难要多层次开拓市场,尤其要加大消费端开拓。这让他把1995年并购的湖南株洲肉联厂推向了“唐人神”发展新阶段:“中国美食,走向世界。”“小凤唐”唐人美食轻快餐连锁2019年10月7号开出第一家,2020年6月份开始到年底,仅长沙就做了九家。从打造绿色食品到注重健康消费,他提出把中餐的灵魂——“温度”保留下来,打造八十五度以上猪肉消费模式,努力提升新兴中产阶级的餐饮生活水平。

陶一山说,绿色全产业链模式做到一定规模后,企业通过收购加工和生猪期货,基本可以规避猪周期影响。如果这个阶段加工企业还不利用期货工具的话,就不敢跟农民大量签订收购合同,因为收购量太大企业做不了,风险抗不起。而今天有了期货工具,就可以更大规模地带动农民养猪增收。2020年初,集团成立了期货部,6月份开始招人,年底请了五家期货公司,专门研究生猪期货上市后的运作,还发布了2021年套期保值公告。现在的陶一山又有建议:国家在养殖政策出台方面,也要考虑期货市场的作用。不要因为价格波动而变政策,政策要立足持续稳定。

懂期货的陶一山不做价格判断。他说:资本市场有套利的功能,市场不能都是套保者,还有一定比例的投机者。他们对未来价格的不同判断,就是生猪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不可或缺要素之一。见仁见智,判断不同,期货市场才活跃。“猪周期”所有变数我们也控制不了,只能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把成本、品质做好,这是最大的红利,而不是在资本市场上做投机。我们集团与三位院士签了协议,又开了四个研究课题,要做人工智能养猪。借鉴我们株洲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的“高铁模式”搞人工智能建设,让每头猪节本一百元。然后再用套期保值工具,利用更多资源来平摊风险,让产业链实现稳定发展。只有稳定发展了,追求品质才有可能。我们集团规划到2031年,实现1000万头猪,1000亿销售收入。1000万吨销售饲料,30亿利润。安排就业由目前9000人达到80000人。

生猪期货上市的今天,中国的生猪产业已经在非瘟的疫情防控中步入“后疫情时代”。两年多来,整个行业的格局是,大型集团公司快速补栏扩张,中小散户加速退出。2020年国家出台政策支持500头以上企业发展,按照现有企业规划,规模化占有率会提升到30%左右。面对新的形势,生猪行业都在“磨刀”。中粮肉食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常态化的最大影响是未来养猪业布局集中区域将趋于分散,适度规模发展。如此一来,专业化的物流运输会快速发展,屠宰加工业转型升级和上下游结合也成为新趋势。从运猪到送肉,从批发白条到卖分割肉,从冷鲜肉到冷冻肉、调理品再到熟食品的趋势已定。生物安全模式、小单元养殖设计等专业化投入将增加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

目前大型企业管理风险是怎样一个状况?据了解,多数养殖企业主要还是利用内部全产业链经营方式消化市场风险,即便对玉米、豆粕等原料做过套期保值也是浅尝辄止。但今天,他们都表达了对生猪期货上市后的新期待。

正邦科技市场部总监李巍巍介绍,公司目前规避猪价大幅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主要靠生产措施,即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自繁自养比例,加强疫情防控,拓宽销售渠道,客户存量多样化,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业(屠宰),购买生猪保险,发展特色养殖等。效果目前来看还是很显著的。多年来,他们在期货市场做过豆粕、玉米的期权、基差点价、套期保值等。他们希望生猪期货上市后,养殖、屠宰、饲料企业、贸易商等全产业链都参与进来,让这个品种充分发挥价格发现作用。

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资深总裁宋小兵介绍,目前公司自养规模已达到年出栏生猪60万头产能。2019年受制于猪苗供应不足等影响,实际出栏24万头。计划到2020年年底,完全恢复产能。公司目前直营业务包括6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生猪屠宰、2万吨熟食加工,初步形成产业链配套。后期还会扩大生猪产能、熟食加工产能,并规划建设饲料工厂,进一步整合。他们希望生猪期货上市后,可以利用期货、期权同时锁定上游玉米豆粕成本和下游生猪销售收入,使全产业链都有合理利润。

河南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的在建产能全部投产后,能繁母猪总量可达5.4万头,年出栏生猪超过120万头。近年来,公司通过不断优化营养配方,制定科学的采购策略,严格控制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稳步推进企业规模扩张,适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规避了猪价大幅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常务副总裁胡晨辉介绍,生猪期货上市后,集团可以在原来锁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锁定产品价格,有利于稳定未来企业盈利预期,同时企业可以合理规划调整生猪生产计划及投融资计划。生猪期货上市后,生猪生产端主要产品都有期货品种,有利于打破长期生猪产业链生产端利润分配太低的局面,有利于产能升级和产品质量优化。公司之前没有参加期货交易,未来是要参与的。

一些大型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对参与期货市场普遍有了一定的经验,对生猪期货的期待则是希望它成为一个价格、价值发现的大市场。

中粮肉食对于饲料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饲料企业可以根据原料价格波动实际情况,在寻求性价比最高的原料配方基础上采用一些原料替代成分。这些需要购买的原料是饲料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源头。其次,饲料原料的成本直接影响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采购成本方面,根据原料作物自然周期采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控制采购节奏和库存管理节奏;运输成本方面,根据地域气候变化以及中国传统节假日对运输的影响,做好相应的准备。

中粮肉食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对于我们这种全产业链企业,养殖的定位是给下游屠宰供应原料,发展品牌业务。目前我们生鲜猪肉业务中品牌收入占比在30%以上,品牌端会有一定的价格缓冲。如果是猪价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会优先考虑降低饲料成本来延长养殖周期。在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速出栏,但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不大。公司参与过豆粕期货交易,主要执行套保策略。通过豆粕的套保业务,使得整体原料成本趋于稳定,不至于影响生产节奏。希望生猪期货的上市能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规避手段,希望它是一个参与者能涵盖供需双方的接地气的市场。

牧原股份成立了期货团队,通过期现套期保值操作,管理玉米和豆粕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原料采购成本。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风险管理主要需求是,要在行业高利润发展的同时兼顾现金流安全,要管理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大幅波动风险,要通过“保险+期货”实现仔猪订单生产和销售。目前,企业已经做好了生猪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建立和完善了生猪期现套保的内控制度。

无论以前参与期货市场程度如何,养殖企业对生猪期货的“保险+期货”试点拭目以待,对生猪期货价格在指导生产上发挥的作用拭目以待。所有的期待,都将在生猪期货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全产业链的参与得以逐步实现。

对此,我们也拭目以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鲁威

推荐阅读